Search

兩則小故事,都是我親戚發生的真人真事,不過為了個資法,內容地點有修正。

第一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兩則小故事,都是我親戚發生的真人真事,不過為了個資法,內容地點有修正。

第一則
1986年,A買了一棟有前庭小花園的2層透天,時價150萬。不過最近的雜貨店走路10分鐘,開車到最近的市鎮要20分鐘,到火車站30分鐘,周邊都是鄉道,離最近的學校都要開車10分鐘。之後二高蓋好了,A因故賣掉這棟,在1998年買了距離二高交流道5分鐘能上去的3層透天(沒花園),時價300萬。

2010年後,A最早買的那個地方,附近的市鎮已經開發好,走路就可以上學,周邊還有小工業區,距離二高交流道10分鐘。他在98年買的新房,現在附近有2間小學1間國中,有全聯2間跟全國電子等多家。

A說,最早買的那棟房子150是合理的價格,現在居然開價到500萬,20年的老房子還賣這麼貴,炒房炒的真凶。而他98年花300買的房子,現在時價600,因為距離學校跟交流道近,只漲兩倍有點沒道理。

第二則
大概2008年,B想要在三峽北大特區,買1樓店面做生意,繞了一圈回來說,房價實在炒得太高,一點都不合理,1樓1坪居然開18萬?B預估屋主花1坪15買的,所以合理利潤最多16,雙方談不攏破局。

不過馬八年時又聽他講,說政府大力哄抬,有增值的空間,又跑去看一次,聽說他大罵奸商,當年開18現在開28,當人家是盤子?至於現在...他一直說合理價位是18,開到60以上都是政府不打房的錯。

同一個人,在1999年時問我,說聽縣政府的親戚說,新莊那一帶好像未來會開發,有沒有下手的好標的?查了一圈價格,痛罵合理價位一棟200萬,老房子折價算你150很多了,還敢抬價?

不過他買在永安市場站後面的老房子,一坪20買的現在50,他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漲幅,最少上看60到70,沒出這個價的都沒眼光,都想不勞而獲。

#順便說兩個都國民黨的
#其中一個最近大力稱讚民眾黨
#純粹分享沒有別的意思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